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74章 一个重要推论

没时间留给我们多想,胖子立即就去打电话联系拍卖的事。我默默的坐在屋檐下,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,翻看发出去的邮件回信。闷油瓶挨着我坐,小张哥和张千军站在旁边,目不转睛盯着我看。

“有什么发现么?”小张哥目光如炬看着我,终于沉不住气问道。

这些邮件是前一阵跟闷油瓶聊完张家族谱里存在的错误后,我发给当年几位大学教授的,想要求证关于徐偃王的事迹和百越人的起源。在邮件里我大致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:

1、百越人实际的起源时间,是否早于徐偃王的年代?

2、徐偃王其人的详细生平。

3、我大致描述了小张哥和闷油瓶当年在百乐京里的经历,想知道是否百乐京就是百越京——毕竟当时后者的谐音只是我的推测。

一共发出近十封邮件,只有一位教授给我回信了,我并不觉得遗憾,想来这些教授如今都已忙着评各种职称,我的邮件恐怕早就淹没在信箱里,被当做了垃圾信息。

给我回复的是位即将退休的老教授,一生都倾注于研究上,恰好他的学生在进行关于百越的研究,所以回复的十分详尽。

他在邮件中写道,百越是古代我国东南和南部民族的一种泛称,虽然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的记载中,但实际上大约在殷商早期,越族就已经从当时的“蛮苗”系统里分离出来了。

到现在为止,还没有任何的文献资料能明确百越族的划分,但这里要区分的是,越和百越在历史上的先后出现,所指的范围有些差异。

他在邮件中附上了一句提问:百越并非一个单一的族称,具有不同的族源。问我是否要追溯最早的起源?那恐怕需要从其中的几个分支入手。

在这里,他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方向,同时发来了一大堆关于干越的资料。

我觉得教授的思路非常清晰,基本从我提到吴越交割的开始,他已经明确了我想要了解的大致范围。

有一个瞬间我萌生了想要聘请他作为这次我们的行动顾问的念头,但转念一想,老爷子年纪这么大,一辈子都扑在他热衷的研究上,恐怕跟我们走上一遭回来,一生的信仰也就崩塌的七七八八了。我还是给自己积点德吧。

总之,他关于百越起源的解答,最终停在了一个叫做“干越”的百越一支上。干越是越人和干人的结合,而干人,最早是从北方南迁到江西的。

我看时间,大约就在吴楚两国对江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